死而未已,不亦弥远乎? - 王鉴可

2022-07-26
4分钟阅读时长

7月20日的早晨,在匆忙的上班途中,我收到了周老师凌晨离世的消息,因为工作的原因,未得闲暇,容自己深思悼念。

及至下班,找了处无人的地方,开始一个人翻着段段文字,整理思念、释放情绪。

回忆起七年前,我下定决心加入文化中国,是因为一个人,一个年过花甲还选择踽踽前行的老人,一个用“横渠四句”传道授业的老人,一个将学生视如己出、因材施教的老人。没错,这个人正是周老师。回忆起周老师,总有些文字是和他一起出现的,“仁以为己任”、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”、“传道授业”、“闻斯行诸”、“死而后已”、“山高水长”……

还记得在大学最迷茫、最压抑的那一段日子里,我找到了周老师。记得那天周老师和我在玉泉的校园里聊了很久,大概一个下午,周老师问我记不记得带着我们读过的《孟子》,记不记得里面那句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信,充实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”。周老师一边鼓励我“这是一个你要经历的过程,肯定是有痛苦的,你现在能反求诸己那就是‘信’呀”,一边鞭策我“但还要继续做下去,不要疑惑,要做到‘美、大、圣、神’,然后去影响身边的人呐”,又一边安慰我“这当然是不容易的啦,古往今来,连孔子也只是圣人啊”。

后来,在面临着升学、择校和出国的诸多问题时,我总是会想到去听听周老师的看法,他也总能三言两句,拨云见日。如此以来,伴随着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,我也一直在想:周老师想让我们在文化中国学习什么?文化中国的教育是想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?带着这个问题,我跟着周老师举办年会、准备招生、访港访澳……直到毕业时,我觉得似乎懂了一些,于是在感言中写下:周老师和文中应该是想让我们成为敢于丢掉包袱去畅想,又能背上包袱去前行的人。

毕业后,每逢过年、教师节我都会跟周老师去电问好、汇报近况。怕他年纪大了、抑或是换了手机、没了备注,我总会在电话刚刚接通就自报家门,可周老师每次都会准确的说出我在哪座城市、哪个单位,并给我一些叮嘱。哪怕是今年,他身体已有些抱恙的时候,仍用有些虚弱的声音跟我讲了许久,告诉我:“社会化的过程中,你要谦逊的学习,但是更要机敏、要警惕,要有选择性的学习,不要贸然抗拒,更不要轻易的接受,要记住你的理想,避开那些陷进,不然很容易就会泯然众人了……”我一边听一边匆匆记下,偶尔会惊讶于周老师今天的叮嘱怎么如此言简意赅,少了往日那些他惯用的语气词,却未曾料到,那竟是最后一次亲耳听到老师的教诲了……

回忆未及片刻停歇,就看到淳映姐的文字,可还没看完一行就实在不忍卒读,赶忙关闭,但又忍不住继续点开,想通过淳映姐的文字,送周老师最后一程。打开关闭,反反复复,潸然至文末。准备起身回家时,发现已是深夜,早已没有了公共交通,本想骑共享单车,但实在奇怪,一路走过平时几个遍是单车的点,却一辆车也没有,地铁站没有、公交站也没有。最后,一路走回了家。走在路上,突然觉得,这个夜晚我找不到一辆回家的单车,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好像也从此失去了一辆载我的车。周老师就像一辆大车,载着我们,为我们指路、帮我们避险、给我们加油。然而此刻,这辆车没了油、停在了那儿,只能帮我们静静打着灯,剩下再远的路都要我们自己走了。道阻且长,士当然不可以不弘毅。

周老师走了,他的事业已竟,但人能弘道,文化中国的事业未竟。周老师常说: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我们的教育成不成功要百年后才能看得出啦。”周老师的晚年为文中倾注了所有心血,播下了片片种子,让这份理想赓续不已。我会永远记得老师您的教诲,内以修身、外以达人,朝着理想坚定地走下去,让种子结出硕果。文中会带着您的寄托枝繁叶茂,我们也终有一天会成为您期许的模样,我相信那时您一定能看得见!

周老师,愿您一路走好。恩师千古,学生永远怀念您。


学生 王鉴可

2022年7月于成都